(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尹洁,李凯悦,佘金东)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关乎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202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将粮食安全置于首要位置,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与之呼应,陕西省委一号文件同步聚焦粮食安全战略,2025 年文件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耕地保护等 9 大方面系统部署,彰显省级层面筑牢“粮仓”的决心。但目前,全省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不足2亩,工业化、城镇化用地不断扩大,产粮矛盾突出,尤其是陕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保障粮食安全难度较大、任务较重。为此,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团队2023-2024年分批前往陕北地区2市12县(区)开展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开展座谈访谈,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调研团队先后走访市县两级农业局、科技局等涉农管理部门18个,行政村48个,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18家,农户1200户,座谈访谈市级、县级、镇级及村级干部71人,征求了508人次的意见。

在榆林、延安两地的实地调研中,发现两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采取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引导、积极开展耕地提质改造等做法,涌现府谷县、黄陵县等一批典型案例。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陕北两市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种粮补贴落实到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虽然有效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但是从长远来看,仍面临土地闲置撂荒隐患增多、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粮食产能提升难度较大、粮食产业竞争力需提高、特色农业发展有待拓宽等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藏粮于产、藏粮于业、藏粮于农”六大战略为核心,从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化收益、夯实粮食稳产增产的能力、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陕北特色农业新格局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陕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陕北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